小说163 - 都市言情 - 踏枝在线阅读 - 第385章 大总管(求月票)

第385章 大总管(求月票)

        不说吴王庙,即便是泰山,平阳长公主也没有到访过。

        虽然说,祭祀亡兄的理由名正言顺,但她还是忍着。

        每逢赵临忌日,长公主只在府里摆个供桌,这一点,她并不瞒着皇太后。

        她若对赵临的身后事避讳,在皇太后那儿,反倒显得可疑。

        因此,长公主甚至问皇太后借过人手。

        用她的说法,她与林芷都不懂这些,该供什么,该念什么,稀里糊涂的。

        礼部的官员倒是熟门熟路,可她身为长公主,为此去叨扰礼部官员,实在不合适。

        皇太后听了,当即借了两个年长的嬷嬷来,后来还问她状况。

        一回生、二回熟,之后全是长公主府里自个儿操办,只故意寻几个问题,去慈宁宫里提一嘴。

        反倒是皇太后,在赵临身死的几年后,主动提起来。

        “想不想去泰山看看。”

        长公主当时,心噗通噗通跳。

        她想的,万分想的。

        可她最终还是拒绝了。

        她是长公主,出一趟远门,光是仪仗就不得了。

        再加上祭祀事宜,能把各个衙门忙得团团转。

        大周正是齐心协力、共图内政发展的时候,不该为了她一人的想法,劳师动众。

        皇太后听得两眼泪花,长吁短叹了好一会儿,才没有继续“劝”她。

        而长公主自己,一忍就是这么二十年。

        直到这一次,她终于又耍起了长公主的威风。

        出京城,闹祁阳。

        真真畅快。

        “这次去泰山,我去给阿兄上了香,”长公主弯了弯唇,哼道,“就那条山道,阿兄闭着眼睛都能过去,父皇也就是没有亲眼看过那条道,他一看就知道了……”

        林芷没有接这话,只是静静地,等着长公主说下去。

        长公主几个深呼吸,把哽咽的情绪压住:“也不对,父皇其实都知道。

        他知道赵隶害了阿兄,知道林宣没有说实话,知道嫂嫂失踪与我们有关。

        他那时候什么都知道了,可他没有办法了……”

        一生戎马的赵挥,本就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却不得不经历这些变故。

        他回天乏术,只能装聋作哑,另备一道遗诏交给永宁侯。

        想到临终前的父皇,长公主往河道方向走去。

        霞光散去前,落在她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抓几条鱼去,”她回头招呼林芷,“这条河里的鱼,可香了。”

        林芷点了火把。

        这一带河道长,中间水深,两侧倒有浅滩,长公主手中的长枪化作鱼叉,试手之后,几个起落,就扎起了一条大鱼。

        长公主看着枪尖上的鱼,愣了好一会儿,而后,呵的笑了起来。

        比她当年吃过的鱼,大了好几倍。

        想来也是。

        乱世里,最不值钱的是人命,最稀罕的是粮食。

        河道里的鱼,但凡还有一口肉,都被人抓走填了肚子。

        留下来的,都很小。

        父皇本事好,偶尔能抓到条巴掌大的,清洗干净,架火上烤得皮都糊了,他们还吃得津津有味。

        二十余年过去了。

        “富饶”的不止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还有河里的鱼。

        眼前的这个大周,是父皇心心念念想要的大周吧。

        可惜,赵隶近几年行事越来越偏,这也是永宁侯、黄太师他们选择辅佐念之的缘由。

        他们都不想让蒸蒸日上的大周,回到那片乱世之中。

        “把鱼拿回去烤了,”长公主笑着与林芷道,“明儿一早,我们还要去吴王庙。”

        大帐那儿,永宁侯夫人正与房毓说话。

        知房毓状况,侯夫人也不提从前事情,她的身份就是“阿鸾的祖母”,感谢房毓前几年在山上对阿鸾的照顾。

        仅说那些往事,房毓很是放松,脸上全是笑容。

        方天就候在外头,见长公主她们回来,主动把鱼接过去。

        “您放心,”方天笑道,“小的烤鱼的手艺,还很不错。”

        长公主乐道:“无妨,烤砸了,你再去抓几条赔我就是了。”

        方天去寻伙夫借了火,搭了个架子,蹲在角落里烤。

        此时正是兵士们用饭的时候,在他不远处,还有几个老兵正扒拉着饭。

        “你们说,今儿进大帐里的那位是个什么来历?能让长公主与秦大姑娘一块去接?”

        方天听见了,竖起了耳朵。

        只听另一人道:“我见她身穿道袍,难道是秦大姑娘的师父、沐云仙姑?”

        “不太像,”边上人又道,“仙姑再厉害,秦大姑娘去接就是了,可劳动不了长公主。”

        “也是。”

        你一言、我一语间,突然有一声音粗哑之人冒出一句来:“俺看着倒是有那么些眼熟。”

        “你看到那位模样了?”有人奇道,“我当时隔得远,除了那身道袍,什么也没看到。”

        “俺看着了,”那人迟疑着,“眼熟,又没那么眼熟。”

        “什么意思?”

        那人答不上来。

        边上人却很是好奇,猜测着:“圣旨上不是说,永宁侯府、定国公府、长公主府,都跑了吗?现在人都差不多全了,没影的只剩下定国公老夫人,你们说,那位会不会就是国公爷的母亲?”

        “这么说来,很有道理,”另一位道,“我以前见过老夫人几面,好像是有那么点像,十之八九就是她了。你们想,她一下车,国公爷就迎上去了。这要不是亲娘,不可能吧?”

        说话间,那位声音粗哑之人猛地转头,往东侧看去。

        营地外头,黑暗笼罩着,什么都看不清楚。

        那是吴王庙的方向。

        他愣愣地看了好一会儿,看到身边几人都奇怪地追问他。

        “俺好像知道那位是谁了。”他道。

        “谁?”

        “大总管,”他冲口而出,见边上人面面相觑,没有反应过来,他又道,“你们都忘了?就是吴王妃!”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呆住了。

        良久,有人道:“我听说她不知所踪。真的是她吗?”

        “是的吧,”另一人道,“她是定国公老夫人的表姐,国公爷那么亲近恭敬,也说得通。难怪眼熟呢,那么多年了,以前人人都认得她……”

        他们都是跟着先帝,从前朝打到了现在。

        虽是些无名小卒,仗着资历,在军中也有些脸面。

        经历了很多事,认得很多人,自然也记得,那时候,长公主的身边,有一位被戏称为“瑰卫大总管”的姑娘。

        ------题外话------

        书友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