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2 球面空间-《进化之超越星辰》


    第(2/3)页

    那么也就是说,中心区域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一定被包裹在一个衍射性的球面空间内。

    关于球面空间,张瑜所知不多,但他以前跟着李博安的时候听过有关“衍射性球面空间”的介绍。

    ——

    通常,我们认为空间是四方四正的,然而实际上,对于空间的具体感受是我们人类的生活世界带给我们普通常人的惯性认知,通俗的来说,是因为我们的房子大都是四方四正的,我们惯于行走、生活在“平

    面”上才让我们对空间的认知趋向规整的立体。

    可实际上,空间的具体形态是未可知的。

    起码在没有具体的建筑来确定空间范围的时候,空间于我们来说应该可以是无限的状态。

    但这种无限状态过于宽泛,因此我们在认知和感受空间的时候依然习惯于用具体的形态来描述它。

    “衍射性球面空间”概念就是其中的一种。

    最初发现提出“衍射性球面空间”的并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光荣共和国的整个物理学团队。

    他们在中心之帷世界之后就一直有在依据采样数据来研究净天火之墓的空间结构。

    然后他们就发现,净天火之墓之所以可以在局限的空间内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就是因为它是由无数个相互交错的衍射性球面空间组成的。

    每一个衍射性球面空间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微观的宇宙缩影。

    净天火之墓的空间序列原本是规整的依照时间排列的,可是在中心之帷事件中,所有的这些构成净天火之墓的球面空间被打乱,它们在碰撞中还产生了“镜面空间”,这种“镜面空间”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衍射性球面空间”在碰撞过程中,空间的衍射状态出现弯散重叠形成的具象空间形态。

    这种具象形态可以被人眼直接观察到,也就出现了人行走在净天火之墓中看到诸多奇景的情况。

    当然,这里说的就远了。

    回到“衍射性球面空间”这里,有研究者认为,“衍射性球面空间”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空间结构,它的衍射性让它很难对基宇宙结构产生干扰,只会不断的被基础宇宙结构消化掉。

    但是“衍射性球面空间”在自身结构衍射性湮灭的过程中又会不断的产生类似干扰波一样的“空弧”,这种“空弧”与“引力波”①的特性颇为相似,但其辐射能量边际非常窄,所以通常处在“衍射性球面空间”外的人是很难感受到这种衍射性湮灭的,也就不用提用肉眼观察了。

    可是如果你真的闯入到“衍射性球面空间”的核心区域,闯入者对空间的认知就会出现错乱……最明显的就是原本基宇宙的空间范围或被“极限压缩”或被“极致放大”,总之,在“衍射性球面空间”内的人在与该空间融合之前很难适应这里的空间状态。

    而依据空间衍射特性,两个同处于衍射空间内的物体会处于一个相对的间距状态,也就是现在张瑜面临的问题……

    ——

    “有什么办法能打破这种间距状态吗?”金原问。

    “当然有,而且不止一种。”李博安顿了一下道:“其中最安逸的办法就是等,只要你的身体完整嵌入目标空间结构了,你自然就不会再被困住,不过这个办法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你并不知道你要等多久……可能只是几秒,也可能是几天……甚至几年……”

    “我去!几年……那不得饿死啊……”

    “所以,大佬们又想出了别的办法。”李博安说着打开了自己的ATT防护力场,并让力场以长方形的状态完整的遮蔽他的侧身。

    “衍射波嘛,遇到无法穿过的东西就会弯曲折返,我们身上的外骨骼都装配有ATT高能防护力场,这东西可不仅能阻挡能量冲击,还可以让衍射波碰壁,总之,只要距离不远,像我这样打开ATT力场向目标前进就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