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假设”、“构想”和“故事”,前两者似乎表达的意思似乎是一样的,可第三个却有点搞不清楚与之前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此林森感到十分的苦恼和费解。 他没想到醒来后的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思考这么复杂的东西…… 不过林森脑回路很特别,他并不会一味的顺着他人的意思去思考,去理解,而是更多的去关注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 比如第一个假设。 或许假设的提出者是想讽刺科学的局限性和完全规律性,但林森关注的是,即便生命β在人类眼中愚不可及,但也不能就把人类和生命体β同日而语,因为认知是相对局限和不断发展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发现宇宙只是更高级文明手中的一张白纸,黑洞只是它们随意戳出来的东西,那么是否就证明我们与更高级的文明比肩了呢? 认知只是一个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如果没有成长,认知也应当有所收敛和加以信奉。 这是林森看到的。 再来是第二个构想。 这个构想看上去很平淡,但实际上却有些血腥和恐怖…… 火鸡中的神学家总结了认知中的规律,单纯的相信每一周都会有新鲜的食物和水源,结果却没想到,它们一开始就是被圈养的食物,命运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悲剧。 这个构想描述的东西也挺讽刺,表层上,林森看到了构想提出者对人类整体愚昧的嘲弄,或说忧虑,深层次则可以大到与“量子力学”相比拟。 假设宇宙是一个巨大的量子计算机,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组代码,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被预设好的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对人类整体的精神世界冲击是毁灭性的! 所有的积极的,向上的东西都会被无意义化,命运论成为信仰主宰人类后,我们会在不断地退化中变成与世界上其他一切动植物没有任何优势和区别的存在,甚至更加卑微,更加沉默。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火鸡在被送往工厂前,它对世界的天真认知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幸运? 能够活在“神恩”的世界里的它们…… 起码没有在被屠宰前感受到绝望……甚至无望…… 又或者说……很多火鸡可能即便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死亡,但依然相信“神”是存在的,它们会在工厂中醒来,明天依然会有新鲜的食物和水源。 这不是愚昧,是认知界定下的秩序,是残酷的美好。 …… 最后……是那个真实发生在人类世界中的,听上去简直堪比黑暗童话的故事! 它有着童话般美好的开始,也有着人性暴露后丑恶展开的黑暗。 可意外的是……无论是这个故事也好,河的两岸也罢。 林森听到的结局都是晦暗的,没有光泽,令人感到压抑和窒息的东西。 褚晓兰杀死“超级电池”的真正制造者,并夺取了属于她的荣誉,他是不可饶恕的! 但技术是无罪的,“超级电池”对世界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可以说连一个三岁的孩子都能想象得出他的玩具再也不用更换电池的那种美好! 而对于其他人……科学界的应用是无限的,军事领域的研发也是突破性的,民用级就更不用说了,它将彻底解决很多矛盾的难题,将人类的整体生活层次迈升一个台阶。 可是…… 就是这么一个仿若“普罗米修斯”送给人类的“火种”一般的科学界奇迹!它那小小的身体上沾染了血腥的无垢。 褚晓兰是罪人吗? 当然,他该被千刀万剐! 那他应该被原谅吗? 在这一点上……答案却因为被藏进他大脑深处的“储电技术”而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尤其是记录在地球文明时期编年史上的“十年冷冬”。 当中国因为褚晓兰而被推上风口浪尖之后,全世界都因为一个荒诞的,却又不得不正视的“阴谋论”进入到了极度紧张的战备状态。 虽然战争并未真的打响,可是只要一个稍稍不甚,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可能真的爆发,并最终毁灭人类现有的一切! 而“冷冬十年”指的就是这种极端可怕的猜疑氛围下,各大国之间暗藏杀机的十年。 …… “那后来呢?后来褚晓兰有没有得到宽恕?”林森问。 他笑了,摇摇头:“当然没有,其实褚晓兰本可以活下来,但是他向全世界展示这个成果并获取无上荣耀的那种虚荣心最终让他恶有恶报。” 林森听罢明白了…… 是啊,褚晓兰想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储电技术”藏进大脑,可这也同时彻底封死了他全部的活路。 尤其是在收获全世界对他称赞和褒奖之后,他被树立为里程碑式的英雄时,他就已经死了。 猜疑让褚晓兰明白,他是绝不可能说出“储电技术”的核心内容的,因为失去了它们,他必将被送上处刑台。 可是不说……他也会生不如死…… 想到这,林森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再次提问:“那他到底有没有把‘储电技术’的核心内容说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