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理解。 什么叫理解? 确立事物特性,然后在脑内形成具体的概念并加以记忆和运用就叫理解吗? 那么,你是如何理解我的呢? 从于凯上台,观众知道了一个人的名字,却很快就忘记了他的样子,这种忽略不是因为理解能力不够,而是自我选择的一个过程。 那么是不是就代表,理解不到位,没有深入化呢? 并没有,这种情况我们更具体的形容为——认知! 认知是一个从智慧生命诞生之后就存在的特殊能力。 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双手去触碰,用舌头去品尝……甚至更进一步,尝试用心灵去感应。 前边五者十分具体,我们称之为五感,后一种比较抽象,不同人在这方面的体验各有不同,我们暂定为心灵感应。 拥有这些之后,我们对世界拥有了一个具体化的认知,但这只是表面的,是更深层认知的最初形态。 就比如现在。 夏末向众人展示的这颗三色球。 它的形状,颜色,物态甚至还包括气味都被获取了,可在场的众人也仅能止步于此了,要说再进一步的确定这颗三色球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赋予了它如此奇妙的特性,就需要借助更为细化而深入的探索及认知了。 那么,讲座说到这里,一切才正式步入正题。 夏末向台上的三位表达了谢意,并请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薛明坐下后,塞拉正拿着一块三色板仔细的看着。 “搞清楚原理了吗?”薛明问。 塞拉摇头:“我把能收集的数据都收集好了,不过曼妮说还得给她点时间才行。” 薛明点点头不再发问。 再看台上,面对议论纷纷的众人,夏末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他没有打扰,更没有示意众人安静,而是自顾自的收拾起讲台来。 收拾了一半,大厅才重新安静下来。 这时夏末方才停下工作,重新看向众人,然后他问道:“现在大家能给我答案了?该怎么定义我?” 众人依旧保持沉默,只是这一次的无言以对是因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好像夏末在不经意间就把在场所有人的固有思维给打破了。 面对沉默,夏末并未显得很尴尬,相反他微微一笑,随后抬手在身前一挥,随后整个演播厅的灯光都暗淡下来,独留下讲台上的明亮,以及明亮处,出现在夏末面前的五样东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