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3 构建信任-《进化之超越星辰》


    第(2/3)页

    细细一想,的确没那么简单……

    所以林森用上了韩文生给出的答案。

    “家庭?”

    东方若闻言一怔,继而露出佩服的表情:“这个答案我还真没想到,家庭啊……原来是这样。”

    奇奇怪怪的问题和神神秘秘的笑容让林森完全摸不着头脑。

    难道留下我就是问了说这些?

    似乎看出了林森的心思,东方若再次拿起了之前的那封晶体信笺。

    画面被调整到后边,镜头前只剩下那个男人了。

    他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是坐在镜头前之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他是谁?”林森问了一句。

    “他叫杨迪,是我在艾辛瓦尔读书时的师兄,也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他现在的身份是反思者。”

    “反思者?那是什么?”林森对这个很中二的名头不太理解。

    “恩……怎么说呢,你可以理解为一种习惯性跳出既定规则去反思秩序本身的一群人。”东方若说着打开了房间内的隔离装置,阻隔了外界的窥测。

    *****以下为杨迪的独白*****

    你提出的问题我找了很多人来研究,现在的结果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了,不过我不属于这两派中的任何一方。

    这是你的题目。

    【镜头中的杨迪拿起一面晶体板,上面显示着六条因素,男、女;生、死;想、说。问题是,用上述因素构建信任。】

    还是你的老习惯呢,这种因素构建我看得比较清晰,不过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帮忙就有点困难了,所以我给它稍微修改了一下。

    男、女的构架是基于性别的处理,这一点在整个生物学角度上的确是基础构架因素,我给特别标记为“雌性”和“雄性”,“母系”和“父系”,你也知道,有几个朋友对这些细节处理上很较真。

    然后是生、死,这两个要素其实和另外四个放在一起是有些不太妥当的,直观感受上它们并不在同一个因素概念之中,不过我后来仔细想了想,也问了你本人,大概确定了你想要表达的是“存在”和“消失”这种概念。

    目前看来这种概念可能构建起来更同类化一些,不过也可能是我理解错了,如果出现什么不对的地方,你记得要予以回避式思考。

    存在和消失的概念引入我记得以前在课题研讨会上就建立过基础模型吧。

    你当时提出的主观思维意识主导世界的存在和消失得到了老师的赞许,不过不是肯定,我想你可能现在也很苦恼,主观意识到底是如何把“我”这个概念在世界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毕竟如果“我”是存在的,并且世界是因“我”存在而存在的,那么“我”为何不能从主观上改变世界呢?

    这个课题其实后来延续发展成了很多个子课题,甚至还提到了时空悖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