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重塑信心-《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第(3/3)页

    ……

    《巨匠》在国内开始运营至今也有三四个月了,反响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在国内的学术界,基本上是人人都喜闻乐见,交口称誉。

    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又在国内缺乏声望的那些知识分子,特钟情于《巨匠》。

    那些隐藏的大牛终于现身了。

    在此之前,他们根本不屑于用英文去发表论文,当然也有可能是外语水平一塌糊涂,不好意思出来献丑。

    现在条件好了,他们把以前的那些论文翻找出来,稍稍修改了一番,重新投递到《巨匠》编辑组。

    有些论文确实也很牛逼,很快就通过了编辑组的审核。

    就算有些瑕疵的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电话互相沟通后,完美的解决。

    像杂交之父袁老,就非常喜欢这样的一个平台。

    平常没事的时候,就写些之前未发表的实验成果,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他把这些都交给徒弟们,让他们投递到《巨匠》,让更多的同行们能够共同展开研究。

    因为有太多的论文要发表,所以在过年后,《巨匠》以及旗下的专业期刊,都已经改为半月刊了。

    现如今,桦国已经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只发表在《巨匠》期刊里。

    sci组织也只好把这全世界唯一纯汉语期刊列入桦国sci期刊目入。

    而且把这本期刊的sci因子调整为最高等级。

    化学领域因为有姜余提供的基础学科资料,发展速度惊人。

    玄武研究院有很多化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

    他们把自己实验得来的结果和材料特性以论文的形式在《巨匠》发表。

    (事先都已经注册好专利)

    而这些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化学领域大多数算得上是诺奖级别的论文。

    如果没有把《巨匠》列入sci    期刊目录,反而会让世人觉得有失公允,有种族主义之嫌。

    也正因为如此,国内众多的高等学府的学子、教授们已经把《巨匠》视为论文投递的第一选择。

    汉语言翻译系统的成功上市,更是把外语的重要性降低了。

    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再一次遭到质疑。

    有些技术学院,甚至已经打算今年下半年取消英语必修,改为选修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