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最强发动机-《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第(3/3)页

    这他妈的要人命啊!

    不能继续了!

    600kn……

    给老子停啊!

    “飞十”那十个多个代表,开始狂暴了。

    666kn……

    再不停,老子真要打人了。

    这已经是非常接近安-124的lotarev    d-18涡扇发动机3倍功率,非常恐怖的数字。

    “停止继续加压,保持这个功率,继续试车。”

    指挥长盯着眼前的显示器,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这应该还不是极限,但是为了保住这台发动机,他必须要这么做。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小时,突然一个声音惊醒了有些昏昏欲睡的姜余。

    居然睡着了!

    指挥长看着眼前显示器当中的参数,语气带着丝激动,大声吼道:

    “报告最后的试车情况!”

    “报告,燃油供应正常,油路运转正常!”

    “报告,温度感应器运转正常,所有设备温度无异常!”

    “报告,冷却系统运转正常!”

    “报告...........!”

    ……

    “李总,试车完成了,一切数据运转正常,我们终于成功了!”

    此时此刻,李世林也是激动得语无伦次。

    “好,好…好的很啊!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指挥长,再次站到高高的指挥台上,环视下面一圈后,大声宣布道。

    “最重要的阶段性试车已经完成,接下来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大家开始热烈的欢呼着,甚至有些人连眼泪都开始不停的在脸上流淌。

    这是一个几十年来挥之不散难以承受的压力。

    这一次亲眼见证试车成功,所有相关科研人员的心中都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如何不让人开心。

    要知道这还只是原型机而已,并不是量产机。

    量产机的功率比起原型机而言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发动机的性能是在不断的测试当中慢慢提升的,并不是一蹴而就。

    “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

    老毛子们和西飞集团的几个领导都面面相觑,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次试车成功代表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代表着桦国的大型客机和大型战略轰炸或运输机,都能够不停的研发制造,并且快速投入战场。

    这是百多年来,桦国第一次彻底摆脱西方对大飞机核心部件的垄断。

    这一次试车成功,代表着桦国运十首飞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航l空建设时代的开启。

    这是一个不亚于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


    第(3/3)页